内容:
冯玉祥的混成第十六旅,在1917年驱逐复辟的张勋“辫子军”之后,购买了120支德国驳盒子炮,组建了中国第一支纯驳壳枪连队。从此,中国战场上出现了一个独特现象——由精锐士兵组成的纯驳壳枪部队,成为战场上的决胜力量。
初期的冯玉祥手枪队仅有一个连的规模,后来逐步扩编至营、团,甚至出现了手枪旅。这些士兵在加入手枪队前,均为军中神枪手,拥有多年的步枪和机枪使用经验。但仅仅使用驳壳枪,似乎屈才了这些精英士兵。
随着手枪队的扩编,冯玉祥为其配备了机枪、步枪、冲锋枪等装备,使其更加全面。这些装备在后来的战斗中,为冯玉祥的国民军带来了不少胜利。
然而,中原大战后,冯玉祥败下阵来,手枪旅被编入孙连仲的26路军,番号74旅。在这里,手枪旅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,并最终在赵博生的策动下,发动起义,成为了红军的一部分。
加入红军后,手枪旅改编为红五军团,并在历次战斗中屡立奇功。从赣州解围到反围剿,从湘江突围到金沙江战役,红五军团以勇猛顽强、善打硬仗著称。但牺牲同样惨重,副军团长兼参谋长赵博生在金溪黄狮渡战役中英勇牺牲,为红五军团带来了巨大损失。
长征中,红五军团负责殿后,以顽强的阻击和悲壮的牺牲赢得了“铁流后卫”的称呼。湘江战役中,军团长董振堂临危受命,出色完成任务,但三十四师在突围中遭受重创,师长陈树湘壮烈牺牲。
红五军西征时,改称第五军,在红一、四方面军会师后,参与了西路军行动。1937年的高台血战中,第五军全体将士在董振堂的指挥下誓死坚守,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全部壮烈牺牲。
红五军团中,走出了多位开国将军,包括1位上将、5位中将和24位少将。他们的英勇事迹,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。
致敬这支在军阀混战中成长起来,最后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流血牺牲无数的钢铁强军!
转载请注明来自广州钰曦广告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装备驳壳枪步枪大刀的冯玉祥手枪旅,成长为红军的铁流后卫 》